半岛在线(中国)欢迎您!
首页>> >> 行业新闻行业新闻

浙江:“一带一路”的浙江交通力量

文章来源:本站 上传时间:2017-05-22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来自130多个国家的约1500名各界贵宾作为正式代表出席论坛,标志着“一带一路”建设进入全面推进务实合作的新阶段。


   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秋天提出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旨在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对接彼此发展战略,实现优势互补,进共同发展。3年多来,“一带一路”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及面,进度和成果超出预期。半岛在线(中国)


   对于开放大省浙江而言,“一带一路”战略更是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3年多来,浙江以向东直面“海上丝路”、向西通达“陆上丝路”的区位交通优势,建起一个个引进来、走出去的新平台,全身心融入到了这场由中国倡议的“盛会”中。


  “丝绸之路”驼铃变汽笛 义乌出发,抵达境外国家33个,中欧班列运行常态化


   今年4月29日,首趟由伦敦驶往义乌的中欧班列满载32个货柜的奶粉、婴幼儿用品和电子产品等“欧洲制造”,结束了19天、1.2万多公里的旅程,顺利抵达目的地义乌。


   这是继“马德里-义乌”班列之后,“义新欧”实现的第二条返程线路。


   坐拥“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的义乌是中国外贸出口的风向标之一。1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聚集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1.3万名境外客商,每年有50万次境外客商来义乌采购,有20多万家中小企业从这里走向世界。建材行业


   作为实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具体举措,自2014年11月首趟义乌至马德里中欧班列开行以来,从义乌始发的中欧班列已经扩展至8条线路,抵达的境外国家有33个,并以每周3至4列的开行频次常态化运行。截至4月底,义乌始发的中欧班列已累计达到177次,成为开通国际铁路集装箱运输线路最多的城市。


   2016年,义乌市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2229.46亿元,其中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进出口贸易1145.47亿元,而中欧班列沿线国家实现进出口贸易273.83亿元。2016年欧洲入境采购商登记入住44496人次,同比增长21%,2017年一季度9918人次,同比增长20%。义乌市与86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城市保持官方交流往来,与西班牙巴塞罗那等18个国家和地区24座城市结成“姐妹城市”,并成功引进德国FEV1.0L涡轮增压技术的吉利义利动力总成项目、英国TX5技术平台的吉利英伦新能源汽车整车项目、德国LED技术的欧司朗照明项目。


   如今,义乌大力发展公路、铁路、海路、航空、邮路、网路、义新欧、义甬舟等“新八路”物流体系,被省委、省政府列为“两核一带双辐射”总体战略布局的重要一核。而完善、便利的物流体系又为“义乌系”中欧班列常态化运营提供了强大的物流支撑。


   中国航运指数走出国门 宁波版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指数为峰会送大礼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前夕,国家发改委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宁波版“海上丝路贸易指数”正式发布。这是继海上丝路指数登陆波罗的海交易所,获得国际航运界普遍认可后,浙江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供的又一成果,为峰会送上一份大礼。人造板行业


   与此同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也发布了《共建“一带一路”:理念、实践与中国的贡献》,这可以说是“一带一路”提出近三年来的成绩单,其中“海上丝路贸易指数”被多次提及。


   “诞生在宁波的海上丝路指数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成为‘一带一路’成果的评价指标之一,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提供信息参考和趋势判断。”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王晓涛评价道。


   宁波舟山港是全球货物吞吐量第一的港口,也是世界第五大集装箱港,经过前期细致的调研比对,宁波出口集装箱的运价走势与上海、深圳等国内重要港口基本一致,由宁波港口出口的集装箱海运价格可以客观反映中国出口集装箱班轮运输市场的运价走势。


   指数是公认的“经济晴雨表”和“市场风向标”。2015年10月,海上丝路宁波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NCFI)在波罗的海交易所官网发布。这是习主席访英期间中英双方达成的重要成果之一,也是中国航运指数首次走出国门。


   NCFI登陆波罗的海交易所引发了蝴蝶效应。宁波航交所的数据显示,2015年10月至今,来自西欧、东欧、中东和东南亚地区的逾千家企业订阅NCFI指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访问量较此前增长13倍。越来越多的航运物流企业视NCFI为市场预测、价格谈判和协议结算的标准。


   构建国与国之间物流“普通话”


   依托国家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加快建设物流信息走廊作为地方特色之一,浙江省积极推进信息港建设,依托国家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推进港口、航运、铁路信息交换,加快建设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便捷高效的物流信息走廊。


   2007年,国家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在浙江始建,与互联网的亲密接触,令传统交通运输物流成功实现突围。机械制造


   短短几年时间,平台已经打造了一张跨行业、区域、部门和国界的物流行业的网络,代表中国和日本、韩国及欧洲建立信息交换机制。平台服务范围纵向贯穿制造、商贸、物流业等整个物流链,惠及全国35万多家企业。


   2010年,国家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牵头开展国际物流信息合作,开创了全球首个物流信息化国际合作机制——东北亚物流信息服务网络(NEAL-NET),为中国企业在全球化物流业竞争中占据了有利地位,促进了企业“走出去”。


   目前,NEAL-NET平台的用户覆盖国内60多家物流企业,其中95%以上是货代企业。货代企业通过NEAL-NET的接口实时抓取物流状态,再把物流状态提供给自己的用户。还有一部分平台型企业通过NEAL-NET平台,时刻关注每一个港口、每一个不同节点的物流状态。


   NEAL-NET要构建国与国之间港口物流的“普通话”,让多方交换信息没有界限。目前,NEAL-NET已经实现3个航运企业全球船舶和集装箱状态信息共享,26个港口的集装箱状态信息开放,并参与联合国区域高效物流信息系统框架建设。